工业物联网
工业物联网(IIoT)核心是万物互联 + 工业赋能,围绕工业生产场景,实现设备、数据、流程与人的智能互联,主要应用于设计、生产、管理和服务等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,是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。用工业物联网改造传统产业,必将提升产业的经济附加值,有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由生产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。
工业物联网核心特征
1. 强工业属性,适配生产场景
专为工业环境设计,能耐受高温、高压、高粉尘等恶劣条件,可对接 PLC、传感器、机床等各类工业设备,兼容工业总线(如 Profinet、Modbus)等传统工业通信协议。
2. 数据驱动,聚焦生产价值
核心是采集设备状态、生产流程、能耗等多维度工业数据,通过边缘计算、云计算进行分析,直接服务于生产优化、故障预测、质量管控等工业核心需求。
3. 低时延、高可靠,保障连续生产
工业生产不能中断,IIoT 需具备毫秒级响应能力(如设备故障实时报警),网络连接稳定性高,能应对生产过程中高并发、高吞吐的数据传输需求。
4. 安全防护等级高,兼顾设备与数据安全
不仅要防范网络攻击,还要保护工业控制系统(ICS)不被入侵,同时保障生产数据、商业机密不泄露,符合工业信息安全相关标准。
5. 全要素互联,打破信息孤岛
连接 “设备 - 产线 - 车间 - 企业 - 供应链” 各环节,打通生产、管理、物流等系统数据,实现从底层设备到顶层决策的全链路信息互通。
工业物联网主要应用场景
1、连接精准且抗干扰
工厂车间设备互联:机床、机器人、传感器通过 5G/LoRa 连接,在高电磁干扰环境下稳定传输运行数据,支撑生产线实时监控
矿山井下监测:部署无线传感器监测瓦斯浓度、设备状态,适配井下高温、高湿、粉尘环境,保障数据不中断
2、数据全流程驱动生产
汽车制造业全流程追溯:采集零部件采购、生产装配、质检、物流全环节数据,可快速定位产品质量问题根源
食品加工质量管控:实时采集原料成分、加工温度、仓储湿度数据,通过分析调整工艺,确保产品符合安全标准
3、智能决策与自主控制
设备预测性维护:基于设备运行数据和 AI 算法,提前预判电机、泵体等关键部件故障,主动触发维护工单
柔性生产线调度:接收订单数据后,自动调整生产线参数和工序,实现多品种、小批量产品快速切换生产
安全防护层级高:化工园区设备防入侵 对反应釜、管道控制终端进行安全加固,防止恶意入侵篡改参数,避免安全事故
电力系统数据加密传输:电网负荷、输电线路状态等敏感数据通过加密通道上传云端,防止数据泄露和篡改
4、深度融合工业场景
新能源电站运维:针对光伏板、风机定制监测方案,采集发电效率、设备损耗数据,优化运维策略提升发电量
冶金行业能耗监控:适配高温冶炼场景,采集高炉、转炉的能耗数据,通过分析优化能源分配,降低生产成本
